北控水務集團輪值執行總裁于立國出席中國環境技術大會 2024-04-22


4月17日,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全聯環境服務業商會、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慕尼黑博覽集團聯合主辦的2024中國環境技術大會在上海舉行。本次會議以“創新轉型融合,建設美麗中國”為主題,全面深入探討生態環境產業未來發展。北控水務集團輪值執行總裁于立國受邀出席大會。
會上,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副主任李永紅等嘉賓為大會致開幕詞,全國政協常委與人資環委副主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科技部原副部長、創新方法研究會理事長、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劉燕華,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副司長逯元堂分別進行主旨演講,暢談生態環保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機遇與未來。
大會圍繞當前生態文明建設核心議題展開高峰對話,于立國應邀出席“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環保產業使命與機遇”主題對話,剖析北控水務轉型與發展經驗,并分享行業未來趨勢觀點。
于立國表示,美麗中國建設新征程充滿機遇和挑戰,水務環保行業經過從無到有的過程,正在朝著從有到好的過程轉變,這是一個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智慧化、專業化管理的轉變。北控水務在經營存量市場提質增效的前提下,不斷在新動能轉換、新方向和新機會中尋找發展突破口,如科技研發、科技產品化、產教融合等方面。這是北控水務的下半場,也是整個中國水務環保行業的下半場。
當前,北控水務已基于生態水務、生態環保、綠色低碳等細分市場,通過專業公司群的方式,以科技引領來實現企業的輕資產轉型之路,贏得二次增長。未來,北控水務將秉承“客戶為源、創新為道”的經營宗旨,堅定不移聚焦生態環境保護和科技創新,用新技術、新模式、新范式推動生態環保行業更好發展,共享綠色經濟新機遇,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為共謀低碳可持續發展,共享綠色經濟新機遇,共建清潔美麗世界,在18日舉辦的2024碳中和與綠色發展大會上,全聯環境商會聯合北控水務等50家企業共同發起“中國環境企業低碳行動倡議”,在堅定低碳發展理念、持續開展低碳生產運營、加大綠色低碳循環技術產品創新、共同打造綠色低碳產業鏈以及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五大方面,號召廣大環境企業及業界同仁,共做綠色低碳發展的參與者和實踐者。
中國環境企業低碳行動倡議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正處在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新征程上,環境企業作為綠色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和實踐者,肩負使命重任。在此,為共謀低碳可持續發展,共享綠色經濟新機遇,共建清潔美麗世界,環境商會聯合50家企業共同發起中國環境企業低碳行動倡議。
我們倡議:
一、堅定低碳發展理念。把握全球氣候治理和中國雙碳戰略實施的歷史性機遇,積極參與,主動作為,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企業的長期發展規劃和日常運營之中。將綠色低碳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用實際行動踐行低碳發展理念。
二、持續開展低碳生產運營。關注節能降耗和提質增效,積極進行技術設備更新改造,淘汰落后產能,推動設施的迭代升級。實施數字化和智慧化轉型,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提升資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以及精細化管理水平,優化生產流程,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時,強化碳排放管理,通過市場化手段實現碳排放成本的內部化,加速企業的轉型升級。
三、加大綠色低碳循環技術產品創新。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加強專業能力,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協同推進減污降碳。加大低碳技術、節能技術、資源循環利用技術及裝備的研發和創新,推廣綠色低碳產品的使用,以綠色發展的新成效不斷激發新質生產力,培育行業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
四、共同打造綠色低碳產業鏈。圍繞生態化、低碳化、資源化理念,拓寬業務范圍和內涵,通過綜合協同塑造新的商業模式,提升企業盈利,重塑企業競爭新優勢。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形成合力,打通行業隔膜及產業鏈壁壘,共同打造綠色低碳產業鏈,努力為社會經濟提供綠色、低碳、環保的產品與服務,共同助力生態環境產業價值重估,共享綠色經濟的新機遇。
五、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全球化視野下,積極拓寬合作渠道,與各國政府、科研機構、社會組織等加強溝通,促進綠色低碳技術的國際交流,推動綠色金融和碳市場發展。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等國際合作倡議,響應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實施,為全球綠色低碳發展貢獻中國智慧與力量。
廣大環境企業及業界同仁,讓我們攜起手來,積極作為,自強不息,共做綠色低碳發展的參與者和實踐者。
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是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北控水務攜手環保同仁,正在不斷開展生態環境領域綠色發展、減污降碳等多樣性治理,致力于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的雙贏,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與綠色同頻,與時代共進。
為共謀低碳可持續發展,共享綠色經濟新機遇,共建清潔美麗世界,在18日舉辦的2024碳中和與綠色發展大會上,全聯環境商會聯合北控水務等50家企業共同發起“中國環境企業低碳行動倡議”,在堅定低碳發展理念、持續開展低碳生產運營、加大綠色低碳循環技術產品創新、共同打造綠色低碳產業鏈以及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五大方面,號召廣大環境企業及業界同仁,共做綠色低碳發展的參與者和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