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News detail
北控水務處理的碳減排之路 2022-03-28

記者:崔紫陽
在海淀區上莊鎮西馬坊村北臨翠湖濕地和上莊水庫,保留著北京少有的一片稻田,是區域名副其實的“生態綠心”。建國初期,這里曾經清泉流響,隨著氣候變化、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下降泉水干涸。而如今一股清流重現,補給南沙河及周邊地區,由北控水務集團投資建設運營的北京稻香湖地下再生水廠一期工程項目正在高效運轉,水處理能力已達到8萬噸/日。
重獲新生的污水“兵分三路”:一部分作為生態補給用水,排入南沙河,提升河道水體質量,推動生態系統持續改善;一部分供給北京京能熱電廠作為生產冷卻用水;其余的作為市政雜用水,滿足綠化澆灌、道路清洗等使用。投運四年多以來,已成為綠色低碳資源循環利用的行業標桿。
2021年,北控水務再次中標稻香湖再生水廠二期工程PPP項目,建成后不僅將使稻香湖再生水廠現有處理能力提升一倍,在碳減排方面也將做足文章。據悉,二期項目將進一步擴大再生水利用空間及應用領域,采用水源熱泵熱能回收技術,將出水所帶熱量作為寶貴能源進行回收再利用,熱泵產生的熱量有望為海淀后山區域提供冷熱源。
在國家“十四五”規劃開啟生態文明建設新階段的大背景下,作為水務行業領軍企業,北控水務在保持主營業務開疆拓土的同時,著手一系列的技術升級,尋求更加安全、高效、環境友好的水環境治理路徑,探索資源利用與低碳減排空間,爭當生態環境產業主力軍。
“和高消耗行業相比,污水處理行業碳排放量僅占全社會總排放量的1.5%-2%。北控水務想要在碳減排上有所貢獻,一方面需從既有工藝上發力,通過工藝提升、精細化管理實現壓減排放;另一方面更多體現在產業協同上,通過產業間配合,例如提供再生水等方式,產生規模效應。”北控水務副總裁冒建華談到。
截至2021年,北控水務已經積累了污泥雙回流-AOA深度脫氮除磷技術(以下簡稱“AOA技術”)、好氧顆粒污泥等一系列低碳工藝技術,形成了污泥、濕地、村鎮污水等多領域低碳產品。其中,AOA技術由北控水務與中國工程院彭永臻院士共建的院士工作站,從國內水處理特點與難點出發,歷時6年攻堅的技術成果,并入選《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企業白皮書》案例。
AOA技術可高效循環利用污泥內碳源,在節省藥劑投入成本的同時,降低了生化處理的曝氣量,達到了脫氮除磷及節能減排的雙重處理效果,是污水處理廠實現“減污降碳”目標的有力支撐技術。
“這項技術是我們自主研發,屬于中國自主創新成果。”冒建華自豪地說。目前AOA技術已經在超過一萬噸生產線上成功應用,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與產品,助推了綠色產業鏈構建。
除了技術升級,北控水務在新能源領域也做出了創新實踐。目前集團已有50余家水廠采用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超過32兆瓦。在水源熱泵技術應用方面,以秦皇島海港區西部污水處理廠為例,該廠污水處理規模12萬噸/日,利用污水處理后的中水作為水源熱泵熱源,為廠區辦公樓和生產生活區域提供采暖和制冷保障。在碳匯領域,北控水務亦在嘗試再生水回用、資源回收、污泥利用等方向,并與其他企業聯手挖掘碳減排潛力。
而作為北控水務“十四五”重點發力方向之一,智慧水務平臺也已初具規模。通過先進的管理思維和技術手段,提供一套應用于污水廠的智能化控制、物聯網接入采集、一體化中央監控、可視化管控平臺、大數據分析和科學化決策于一體的自動化、智能化、智慧化污水廠整體解決方案,實現污水廠的少人/無人化生產運營管理。同時,2021年北控水務成功研發了行業首個智能控制機器人——北控小藍,實現了運營專家智慧管理的低成本無線復制,將進一步助推行業節能降耗、降低人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