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北控水務獲2023環保企業行業貢獻公益表彰活動兩項獎項 2024-01-24



1月2日,2023環保企業行業貢獻公益表彰活動榜單正式揭曉,北控水務集團“厭氧氨氧化生化沉淀一體化高氨氮廢水處理利器”榮獲科技創新獎,“昆山花橋污水處理廠二期原位擴容項目”及“中山市珍家山污水處理二期工程-10萬m³/d”榮獲穩定達標獎。
環保企業行業貢獻公益表彰活動由《水工業市場》媒體平臺于2010年開始發起,旨在盤點與總結中國環保行業發展的變化路徑,記錄和表彰創造價值的環保行業優秀企業。繼2022年榮獲創新突破獎及綠色低碳獎,北控水務再次拓展獎項賽道。此次獲獎,是北控水務技術創新的重要成果體現,彰顯出北控水務強大的科技創新實力和高效運營服務能力。
科技創新獎——厭氧氨氧化生化沉淀一體化高氨氮廢水處理利器
北控水務厭氧氨氧化生化沉淀一體化高氨氮廢水處理技術由北控水務集團自主研發,基于顆粒污泥結構的厭氧氨氧化菌群及一段式生化反應進程的智能化高氨氮廢水處理新技術,突破一段式厭氧氨氧化技術瓶頸,結合核心工藝單元布水、布氣的自動化調控,實現反應過程控制的智能化、污染物去除能力的高效化、工藝系統運行效果的穩定化。技術產品研發過程歷時五年,順利構建從實驗室研究到生產性驗證工程的完整技術研發應用鏈條。已申請和授權專利4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5篇。
該技術高效低耗,氨去除率可達90%~95%,總氮去除率可達80%~85%,曝氣耗能為傳統工藝的55%~60%。節省占地,一段式短程硝化—厭氧氨氧化工藝在同一個反應器中同時進行短程硝化和厭氧氨氧化,與傳統硝化反硝化工藝及兩段式短程硝化—厭氧氨氧化工藝相比,節省占地面積80%,減少構筑物建設費用。綠色低碳,不需要外加投入碳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90%,污泥產量降低90%。
在智能調控方面,實現模塊設計,核心運行參數均完成控制策略編程,采用智能化實時優化調控;核心硬件設備、反應單元均采用撬裝設計,模塊化組裝,集成度高,項目落地快。北控厭氧氨氧化技術已進行有效驗證,在昆明餐廚垃圾處理項目開展生產性驗證工程,通過BIM設計及裝配式撬裝施工,采用“預處理+高負荷脫碳+厭氧氨氧化”工藝系統,處理對象為餐廚沼液廢水(高氨氮+高有機物),處理規模30~50m³/d。項目組科學制定控制策略,合理設置控制參數,不斷迭代自控程序,目前該驗證工程已實現6個月的穩定運行。
穩定達標獎——昆山花橋污水處理廠二期原位擴容項目
昆山市花橋污水處理廠二期原位擴容項目位于江蘇省昆山市花橋經濟開發區,二期設計處理規模為6.25萬噸/日,項目總投資約1.36億元,已于2022年8月建成投產。采用北控水務集團闊能®系列產品“曝氣沉淀一體池”+“磁混凝沉淀池”處理工藝,項目二期未新增用地,通過原位擴容技術實現規模翻倍。項目出水穩定達到《太湖地區城鎮污水處理廠及重點工業行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表2的標準,通過管理性提升達到“蘇州特別排放限值標準”。本項目已入選中國環境報《“十四五”生態環境創新工程案例匯編》。
工藝先進,排放標準高。本項目主體采用曝氣沉淀一體池新工藝,兼具脫氮除磷、硝化降碳、沉淀分離等多種功能,具有節地靈活、擴容增效、即插即用、系統提升等優勢;同時設置磁混凝沉淀池與可超越的濾布濾池,出水可達“獎勵標準”。
拼疊布局,極致用地。本項目在用地極為緊張的背景下,采用集約占地的曝氣沉淀一體池工藝,并通過多個工藝段平面及豎向的組合與分割,實現原位擴容水量翻倍情況下無新增用地的極致布局,項目占地較常規項目節約50%以上,全流程噸水占地節約0.7~1.0m2/(t/d)。
降低能耗,節省成本。基于項目實際特點,豎向采用重力流向布置,總體設一級提升;生化部分設曝氣沉淀一體池,提高生化反應效能;除臭系統部分利舊、就近分開除臭;實現了系統能耗、投資費用及運行成本的大幅降低。
數據賦能,智慧運營。本項目搭載北控水務自主研發的BECloudTM智慧水務運營管理平臺,基于北控水廠運行大數據,對本項目進行實時優化和精確調控,同時對設備運行狀態及數據進行實時監控,傳輸至運行數據庫進行反饋迭代,實現智慧化、數字化運營服務。
創建標桿,示范引領。項目高標準出水,尾水用于生態補水,經小瓦浦河排入吳淞江,改善了下游城市生態環境;項目原位擴建改造,釋放45畝用地指標,緩解了區域用地緊張壓力。應用北控水務闊能®曝氣沉淀一體池產品,解決了水廠超負荷運營問題,為當地遠期發展的水量增長做好了準備,也為污水廠原位擴容創建了標桿模式,是行業原位擴容產品和節地“雙示范”項目。
穩定達標獎——中山市珍家山污水處理二期工程-10萬m³/d
中山市珍家山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項目位于廣東省中山市火炬開發區,設計規模為10萬m³/d,采用“AOA 生化池+外加介質高效沉淀池”核心處理工藝。項目總投資約3.5億元,相比傳統AAO方案節約15%左右;建設周期約8個月,相比傳統AAO方案節約4個月以上。項目于2022年2月開工建設,同年10月實現通水。出水穩定達到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排放標準及廣東省地方標準《水污染排放限制》(DB44/26-2001)第二時段一級標準中的較嚴值。
極限脫氮,高效節地。AOA工藝脫氮效率比A2/O工藝提升30%,出水指標穩定優于國標一級A標準;強化脫氮除磷的同時減少了停留時間,相應池容、占地及土建投資節省20%~30%。
節能降耗,低碳經濟。利用污泥內源反硝化,無需外加碳源,剩余污泥減量30%以上,降低碳源投加及污泥處置成本,工藝同時減少了碳投入及碳排放。無需內回流,節省了常規工藝為提高脫氮效率設置的高比例回流,節能降耗。
加蓋設計,極致用地。本項目用地極為緊張,AOA生化池采用加蓋式設計,在完成主體工程并加蓋后再在池內施工、安裝設備;基于項目特點,新建一二期共用消毒渠,并對一期消毒渠進行改造,從而節省用地和投資成本。
治理有方,提質明顯。中山市珍家山污水處理廠服務面積接近35平方公里,是對中山水環境污染治理的重要保障。大大緩解了地區污水處理能力不足的問題,顯著改善了中山城區環境,提升了石岐河水質,對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水務行業正走在謀求破局升級的必經之路,北控水務集團近年來不斷探索新技術、新產品,積極實踐智能運營、智慧管理,深入研究水務未來發展的新方向,已積累一定的經驗和成果。截至2023年底,重磅發布四大類28項技術產品,積累省部級和行業科技獎項17項,先進和綠色技術名錄17項,典型案例及創新成果28項,有效專利356項。
未來,北控水務將秉持“客戶為源、創新為道”經營宗旨,持續深耕環保生態治理領域,加強科技創新,產品技術實力和綜合服務能力雙驅發展,與業界同仁攜手前行,為綠色中國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