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 | 江蘇丹陽:水清河暢生態美 碧波環繞入畫來 2024-11-22





城河相依、水系交匯,河道縱橫、航運通達。作為千里運河線上建縣建城最早的古邑之一,丹陽不僅承續了千年水運的繁榮,更孕育了厚德至善的城市文脈。西北是方圓四十平方公里的古練湖,東北瀕臨長江,中部的京杭大運河貫穿全境,構造出丹陽獨特的水韻。
雙重凈化加持
多功能濕地讓城市更美
2024年11月初,丹陽恒大名都西側污水處理廠尾水生態濕地公園正式投運,為丹陽市民提供了一個新的休閑娛樂好去處。平整的草坪、茂盛的植物木橋、圍欄等設施齊全,清澈的水面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兩旁花草蔥郁、樹影婆娑,整個公園生機盎然,美不勝收,吸引了不少市民趁著周末來到公園扎帳篷野營。
與普通濕地公園不同的是,這片濕地不僅可供市民游樂,還在水資源凈化方面作出貢獻。從生活污水到達到出水標準的水,這些水是在北控水務(丹陽)有限公司經過層層處理后,才來到了濕地之中。在濕地的近岸區、淺水區和深水區,合理地種植著具有凈化功能的水生植物,通過“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的雙重凈化,使處理后的尾水再生利用率提升,進一步降低了污染、美化了環境。
據了解,北控水務(丹陽)有限公司尾水生態濕地公園工程實現城鎮污水處理廠尾水再生利用率提升達18%以上,采用城鄉生活灣水處理廣一級A+人工濕地的處理模式,對處理達標后的尾水進行再凈化,進一步削減氨磷等污染負荷,工程設計規模水量為每天1萬噸。
高效的污水處理工藝
守護入運河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冬天,不少市民發現,以前在無錫才能看到的紅嘴鷗,來到了京杭大運河、九曲河交岔口至南二環大橋段東岸,也就是丹陽京杭運河公園的所在地。隨著丹陽生態環境的改善,越來越多的鳥兒在丹陽安家,白鷺和夜鷺也在京杭運河公園頻頻露面。在公園入口不遠處,隔著河濱步道和一條馬路的便是北控水務(丹陽)有限公司,365*24小時為丹陽的水生態貢獻著力量。
走進北控水務(丹陽)有限公司廠區,與想象中的污水處理廠不同的是,這里毫無異味,甚至空氣清新、綠樹成蔭。丹陽開發區滬寧高速以南、京杭大運河以東范圍內的生活污水和部分工業廢水匯集于此得到處理,日處理量約占整個丹陽的20%,服務了約17.5萬的人口。
從一期工程設計規模1萬噸/日,到二期工程設計規模1萬噸/日,再到一二期提標改造及三期(擴建)工程,北控水務(丹陽)有限公司一直在提質增效的路上奔跑。目前,北控水務(丹陽)有限公司規模為4萬噸/日,采用“改良A2/O+高效沉淀池+V型濾池+消毒”工藝對綜合廢水進行處理,具有處理效率高、穩定性好、抗沖擊能力強等特點。正是經過這層層污水處理工序,原先的生活污水才得以從渾濁變清澈,最終達到出水標準,進入京杭大運河。
上好環保“一線課”
保護水資源“走心”更“見行”
濕地公園和京杭運河公園的建成,無疑為丹陽的市民提供了一個環境良好的休閑去處,每到周末,不少孩子們喜歡在此玩樂、貼近自然。而地處這兩個公園旁的北控水務(丹陽)有限公司里,同樣也能時不時地看見孩子們、學生們的身影。
近年來,不少學校將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融入校本課程、實習實踐課程,基于此,北控水務(丹陽)有限公司成為了丹陽本地及周邊城市的大中小學生保護水資源、防止水污染的“學習站”。2023年,江蘇省丹陽市新區實驗小學、丹陽市第三中學、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工學院等院校紛紛組織學生來到北控水務(丹陽)有限公司,上了形象、直觀的環保教育“一線課”。
作為江南多條古運河的交匯之城,河水不僅滋養了丹陽的水土和百姓,更賦予了這座城市豐富的歷史遺存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守護好丹陽的每一滴水,是每個丹陽人的責任,也是北控水務(丹陽)有限公司的職責所在。期待因水而生、沿河而長的丹陽,擁有更美的碧波環繞、更足的江南水韻。